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FENebula  ›  全部回复第 2 页 / 共 3 页
回复总数  55
1  2  3  
@ufo5260987423 这里的“工程直觉”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问题及其外延,在一定程度上通用的 know-how ?
@ufo5260987423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想和 op 共同探讨:
1. 这个形式上应该比较容易,在 License 上加禁止 XX 和 XX 使用,不过这样可能 anti GPL 的“自由”条款,所以可能要拟一个新协议,然后实际上应该禁止不了,op 可能比我更了解,各种白手套的话……

2. 这点可以参考 AGPL ,它针对 GPL 没有明确约束上云和 SAAS 做了补充,然后形成新协议;

3. GPL 要求强制回馈,外包如果公开发布修改后的产品其实就在违反协议吧,只是无法实际反制?
276 天前
回复了 fnd 创建的主题 电动汽车 都在说 iPhone15,有没有关注问界 M7 的?
@JohnChang 被动安全性比如安全气囊,据说安全带是沃尔沃发明的,所以沃尔沃在燃油车时代只能堆被动安全的情况下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

但是新能源时代已经可以整主动安全性了,主打一个依靠视觉/雷达主动探测,提前发现危险然后减速/规避,类似于人类驾驶员的防御性驾驶,这种主动规避风险的思路怎么看怎么比遇到风险然后尽量减少乘员伤害的被动思路更进一步啊

PS:主动安全和辅助/自动驾驶系统一脉相承,所以后者做得好的前者也容易做得好,不过现在 AEB (自动紧急刹车)上无论小鹏还是问界,好像重点防御的是车前方区域,对于侧方和后方的危险检测还要等软硬件的进一步迭代(把侧后方也堆满无死角摄像头/雷达吧~)
276 天前
回复了 fnd 创建的主题 电动汽车 都在说 iPhone15,有没有关注问界 M7 的?
@fnd 一群人说这个产品不好但根本没说出来哪里不好,还充分暴露了对新能源甚至汽车知之甚少

纯从产品角度考虑 2023 新 M7 ,最核心的问题是,OP 需要的车型是大五座还是六座?

因为五座车后排中间长时间成年人坐着不舒服,所以五座其实适合的乘员结构是 4 大人 1 小孩 or 3 大 2 小 or 2 大 3 小,在这种成员结构符合 OP 需求的情况下,“大”的优势则体现在后备箱空间
1. 可以满足 5 人的行李外加巨占地方又繁杂的儿童用品(比如婴儿车),还可以加上帐篷,折叠自行车等露营/户外用品
2. 三人座后排放倒可以和后备箱平面形成一个整体的平面,长度又能相加,这样车就变成一整个车床,再附加上新能源车可以随意开空调的优势,就成了一个户外可睡的封闭空间,这种又封闭保护又有空调的临时睡觉体验完胜帐篷(可用于野营,办公室中午小憩等等)

反过来,如果大后备箱带来的空间优势不是 OP 需要的(不会吧)则不管理想还是问界都不是必要。

如果 OP 需要能坐下 6 个大人的 6 座乘员结构,那么重点就在于第三排 2 座的舒适性,根据经验车身不够大则第三排乘员“蹲狗”。印象中(忘记存图了,OP 可以找一找网上公布出来的参数) 2023 新问界 M7 的第三排长度小于理想 L8 ,这就是说理想 L8 第三排空间尚且有点不够,新 M7 就更不够,也就是这俩的第三排都不适合长时间坐成年人,只能小孩。

然后在 6 座布局下,新 M7 和理想 L8 的行李空间都被第三排侵占不少,行李空间反而不如大五座版新 M7/理想 L7 。

有没有 6 座全成人也很舒服的车?那得全尺寸 SUV (比如理想 L9 and 第四季度发布的问界 M9 ),但是 40-50 的价格,预算飙起……饶是如此,舒服坐满 6 人后行李空间还是不够。

那有没有 6/7 座全成人,行李空间也足够的车? MPV (比如腾势 D9 ,极氪)走起,然后预算突破天际……
2023-06-13 22:43:27 +08:00
回复了 meguru 创建的主题 机器学习 电脑配置寻找推荐(AI 导向)萌新装机
@meguru 找到了一些 4090 和其他卡(包括 4060ti )的对比,能深入交流一下吗?可以把联系方式编个码
2023-06-13 01:06:00 +08:00
回复了 meguru 创建的主题 机器学习 电脑配置寻找推荐(AI 导向)萌新装机
@meguru 去了解了一下你提到的 IF 模型,如果按官方说的第二个最低配置,24g 显存算的话,算上其他的改动,可能 4090 也未必够啊
2023-06-12 17:16:39 +08:00
回复了 meguru 创建的主题 机器学习 电脑配置寻找推荐(AI 导向)萌新装机
@meguru 同样类似的需求,op 之前租 16g gpu 计算的体验如何?想交流一下,另外感觉不自己训练大模型的话,cpu 和内存的要求不高?最后 2080ti 魔改 22g 有了解吗?
2023-06-12 17:00:10 +08:00
回复了 axiao12 创建的主题 硬件 现在想入门深度学习领域,个人选择什么显卡更好呢
@axiao12 用来改显存的 2080ti 有啥货源吗?另外不知道 op 有没啥二手够用(指深度学习 stable diffusion 推理出图)的 cpu 主板经验介绍?
2023-04-07 17:35:09 +08:00
回复了 zushi000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Stable Diffusion 普通玩玩,用什么显卡好?各位懂哥指导下.
@zushi000 感谢回复,速度一般指的啥呢,512*512 默认参数下推理一张图大概几秒?
2023-04-07 15:41:12 +08:00
回复了 zushi000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Stable Diffusion 普通玩玩,用什么显卡好?各位懂哥指导下.
@zushi000 可以介绍一下拼多多咋买到这个价的吗(我看普遍都是 1300+?),以及使用感觉?同样想要试试 stable difussion ,colab 下用得不太省心,不知道能不能和 op 详细交流下。
2020-06-19 21:32:45 +08:00
回复了 xiaotianhu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此生,达成什么成就,才能让你不后悔?
@xiaotianhu
这个问题很大,如果 LZ 愿意探讨,聊个通宵都可以。
简单地对我来说,就是实现至少一个自己儿时想要实现的理想,不论目标有多遥远,自己能力有多不济,人生本就是场旅程,重在过程。对我来说,如果没有理想,人生便无意义,Dambisa Moyo: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2019-11-07 16:53:44 +08:00
回复了 curiouscat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开源我的一个邪恶项目
@curiouscat 兴趣同,道兴许同,志向未知是否相同?不知该怎么和 LZ 取得联系呢?我的邮箱是昵称+gmail
2018-07-25 15:34:19 +08:00
回复了 ian19znj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诺基亚的香蕉机有人想入吗?
@yksoft1 然而 Nokia 官方写明支持 VoLTE,所以,等正式发售后的试用报告吧。
2018-07-23 17:01:41 +08:00
回复了 ian19znj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诺基亚的香蕉机有人想入吗?
@yksoft1 这个我明白,然而,8110 用的是高通 205 方案。另外据说某些身省份电信只在 B5 部署 VoLTE,这就有点麻烦。
2018-07-23 12:08:00 +08:00
回复了 ian19znj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诺基亚的香蕉机有人想入吗?
@ian19znj @doublleft
同打算买一个,造型很酷,非常有辨识度,小巧便携,在街上不会撞机。

对于不少人看中的安装 app (微信)功能,我只想说,这机器的定位是功能机,解决的是长待机通话短信需求,有微信需要的请一律转向 Android/iOS,不是目标用户群。至于为什么要支持 4G,很简单,2G 退网已经开始了(联通全面退 2G,电信减 2G 频宽转向 VoLTE ),一个只支持 2G 的手机很快就将难以通信。另外一点,支持 4G 的很有用的附属功能是可以接 4G 网络开热点,利用机器的长续航特性,4G 热点可以坚持很久(有用户用非国行的 8110 测试报告 4G 热点可以坚持一整个白天)。

目前我对 8110 的几个顾虑:

1. 支持 VoLTE 但支持非中国移动网络的 VoLTE 吗?虽然 8110 不支持电信 CDMA,但只要支持 B5 频段(已确认)上开启 VoLTE,就等于是支持了中国电信的 4G 网络通话功能,那么在电信已经开始 VoLTE 全面试点的现在,不支持 CDMA 已经不是问题了。

2. 操作系统是 Kaios 还是 YunOS ? 3310 4G 国行版据说是使用的 YunOS,希望 8110 不是,不然和一个低端 Android 机器有啥区别。

3. 主卡接入 4G 网络的情况下,副卡是否可以使用 4G ?据新加坡行货的提示来说,副卡只能使用 2G,这样就不能实现移动电信双 VoLTE 待机了,国行变更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这个问题还可以忍受。

综上,希望 7 月 30 日正式发售后能有首发购买的朋友的反馈……
2018-07-18 11:27:28 +08:00
回复了 feixchow 创建的主题 奇思妙想 自学困境,大家是如何自学的,推荐一下相关的辅助程序
@feixchow “可以是任何知识或者技能。对我个人来说,自我的成长是可以持续感受到快乐的。” 与 LZ 一样,通过学习本身带来的提高(不管有没有“现实用途”)即可以令我自身感到满足快乐,也就是说,本质上,热爱学习。

对于 LZ 提到的困境我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1. 目标不明确:不确定学习的 milestone,时间成本难以把控
- 任何自学的源头总是有目标的,比如,想要自己实现某个功能(软件)/学校 or 工作单位要求完成某项任务等。milestone 难以明确是因为目标里当前知识技能储备太过遥远,路线很长,自身又不熟悉相关领域的知识从而理不清一步步达到目标所需要经过的路径。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习这个领域的知 /技能,让自己熟悉它的体系 /结构,这样就能梳理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过程。

接着问题就是这个“为了熟悉该领域所进行的学习”应该如何设置 milestone 呢?知识体系都还未熟悉,那就没法从结构上设置,换个角度,从时间上做规划,我的方法是设置 30 分钟为一个 section,每个 section 针对于我想学习的知识 /技能设置一个 title,然后在 section 所限的时间里围绕这个 title 进行自由发挥地学习,section 时间结束后,无论是否完成 title,均不再做更多涉入,转而开始下一个 section。这样避免了某个 title 范围过于广大,一头扎进去无法自拔把时间都花在上面也没有显著成效的风险。如果某个 title 是一个 section 无法学完的(初期常有的事),划分一个新的但与上次不连续的 section 来继续执行,同时思考该 title 能否拆分细化,制定一个适合 30 分钟能能学完的更小 title,通过自己对每个 section 的履行逐步缩小,逐渐求精。

2. 入门困难:基础知识依赖复杂,耗费大量时间还未入门
- 每个热爱学习的人遇到知识体系复杂精深的学科都容易这样,接触了一点后发现最好还需要了解另一点,学了另一点之后发现需要第三点……一个好的办法是在开始系统学习之前先学习知识体系结构,掌握从上至下的脉络。然后开始深入后经常自我提醒自己,一切围绕着实现最初始的目标进行学习,感兴趣但暂时用不上的分支不要深入。在我运用 section 分割学习方向后,title 记录本身成为了我完成一阶段的学习后,回顾自己是否偏离轨道的有效依据。

3. 不能持续投入:缺乏有效反馈,感觉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难以坚持
- 这与初始的目标(动力源)究竟有多大 /多急迫 /多有吸引力有关,即便兴趣广泛也需要从自己最有动力的目标开始学起。另外高产出的学习 /研究活动初期的投入往往看起来都是在打水漂,和学习软件开发不同,学习 /研究某个系统的学科经常是“学了半天感到什么都没学会,离当初的目标还很远”,这是常态。如果一开始就有很强的正向反馈那么人人都会乐于投入,客观上来说门槛就很低,这样的目标往往最终价值并不高,比如玩游戏。多多自勉吧。

4. 效果不明显:缺乏评估标准,偏科严重,而且容易学成民科
-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估方法,但按照能否实现最初目标来评定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比如学习软件开发,以最终能开发出设想中功能的软件为准;学习绘画,以能画出最初设想中的图案为准;学习科研,以能总结出结论并能发表相关的论文为准。另外当今任何的科目,领域都有他人同样在学习,可以在对比投入时间相当的别人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尺。

其实从 LZ 提出的难点和自己设想的解决方法上看,LZ 对于自学有着很强的兴趣,也做了许多的深入思考,有了这样的基础,学出点而成果不是难事,作为同是爱好自学的家伙,希望能与 LZ 多多交流,相互促进~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28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1ms · UTC 02:06 · PVG 10:06 · LAX 19:06 · JFK 22:06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