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binfreeze  ›  全部回复第 3 页 / 共 4 页
回复总数  69
1  2  3  4  
我再补充点吧. "只要练杠铃深蹲就能解决。" 这个话有点太绝对的.
因为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会不一样. 我从原理上讲一些出现腰背问题的原因吧.
缺少力量训练, 会导致骨密度的降低, 随着年龄增长, 这个问题会越来越明显. 然后, 这就变成了腰背问题的诱因. 我们可能会听见一些年龄大的人, 50+ 的人说谁不小心, 上个公交车, 过个台阶就骨折了, 脚崴了. 就是很好的例子.
力量训练不止是练你的肌肉, 它也在强化你的骨骼, 以及其他一些方面, 内分泌系统, 激素相关的. 推荐深蹲这种全身参与的运动, 也有这个原因, 它对你的整个身体的生态的改善效果, 要比只拿个哑铃练小臂有价值许多.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ength Training. 这本书里面都有讲这些, STRENGTH TRAINING FOR SPECIFIC POPULATIONS 这个章节里面.
上面有些人说的, 需要自己多研究, 就挺有道理的. 想要健康, 仅仅依赖于某个人, 某个医生, 某个健身教练的建议是不够的. 需要自己长期地理解自己的身体, 相关理论, 慢慢感悟这些, 找到一种让自己健康的方式.
@musi 是啊, 你说的这些没错.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 我就是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自己也在兴趣和赚钱之间的时间分配上, 不停地做取舍.
@sofukwird 你这就纯抬杠了. 我只是借它这个话题讨论抽象层级有关的一些问题, 确实扯得远了点.. 不停地往上抽象, 封装, 确实就是会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尤其对于某些特定的领域. dx11, openGL -> dx12, Vulkan 为什么在减少抽象层级呢, 这都是有原因的. 只要一个人一直写代码, 他就会有一天意识到抽象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 开始对这些问题产生思考.
@msg7086 我没写过 CUDA 。但是 Vulkan 调用显卡的时候,这个硬件的原理是避不开的。数据从内存到显存,这个过程的吞吐量,延迟之类的,乱七八糟跟硬件有关的,是避不开的。有些地方的代码,写的时候确实要考虑 cpu gpu 指令的时间开销。
@msg7086 他们做游戏引擎的连 C++标准库都给换掉了,觉得标准库太慢。可是 C++作者写书的时候,说标准库很快,程序员不需要造轮子,直接用就好。其实谁都没错,只是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场景不一样。
@msg7086 也看工作类型。因为编译器并不是魔法棒,在某些优化问题上,用 Mike acton 的话说,编译器只解决了 10%的问题,剩下的部分还得靠程序员自己的内功,理解汇编代码是如何生成的,硬件的原理。实时系统,追求一秒多少帧的,对这方面很苛刻。但如果程序是几秒钟和几分钟跑完,无所谓的,确实不需要关心这些优化问题了。我自己是写了 PNG 解码的时候意识到这个优化涉及到汇编和硬件的问题的,越是接近性能极限,你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会越明显。
腰肌劳损确实不适合直接去做那种对腰肌负担大的动作。你需要先休息,等腰肌恢复过来以后,不那么难受了,再开始有计划的强化这部分肌肉,举腿,拉伸,深蹲。等到你的相关肌肉变得更强了。坐在电脑前能承受的时间就更久了。如果一直不力量训练,仅仅依靠休息,只要你还是写代码,需要久坐,这个问题就还会出现,反反复复。
力量训练对神经系统的压力大。越是涉及到全身多个部分参与的,越明显。奥林匹克举重方面的理论书籍里面有解释这个原理。程序员上班如果很累,已经感到精疲力竭的时候,虽然你这是脑力活动,但此时去做力量训练也很容易受伤。最好是找精力旺盛的时候去健身,疲劳的时候,回家休息反而是更好的。
腰椎,颈椎问题。只要练杠铃深蹲就能解决。把动作做标准,有合理的训练计划,估计 40 公斤左右的训练就够了。我自己是有一年出现问题后,休息了一下,就去健身房练,看了很多书去学习这方面的。最高到 100 公斤的重量,后来太忙了,就在家里用 40 公斤做做前蹲,腰背问题也没再出现过。还有在电脑前坐久了,要做些拉伸运动,也挺管用的,尤其对于腰肌,不然容易腰肌劳损。久坐和缺少运动对身体的伤害不止这些。还有因为下肢血液不畅导致的心脏供血问题,所以有些人去体检可能会发现心律不齐,每个人达到心脏出问题需要的时间不一样,但久坐就是通向这个问题。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回到话题本身. 这个 "爽" 如何去定义呢. 我觉得 "到底哪种方式更爽", 取决于说这个话的人, 他自己的灵魂.
@darkengine 对啊. 实现业务也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或者说, 有没有意义, 只取决于你自己的意识. 跟这个世界上其他人的看法是没关系的.
SICP 的作者给惠普培训的时候, (具体哪个公司我也忘了), 他说天文学不是研究显微镜. 那研究硬件的工作原理, 是不是就像研究显微镜, 很没意义呢? 我对编程有很多疑惑, 内心也有很多声音在碰撞着. 我觉得很多答案需要用一生来探寻.
最后说一个睡觉了. 我这种玩论坛的方式应该是错的.. 把你这里当作自己抒发想法的地方了.. 你有想过, 高德纳的 TACOP 为什么是设计了一个虚拟的 CPU, 然后用这个讲算法吗. 这个方式合理吗?
我觉得对系统的完全控制, 可以是一种追求. 即便是完成这个事情很难, 不是一个人能做到. 但有这种向往, 去实现一部分, 也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至少对于我这个科幻迷是这样的.
借着你这个帖子, 我继续扯远点.
200 年后的程序员, 他还是写这种 APP 吗.
如果脑机接口可以往自己脑子里面输入信息了, 你是愿意直接操作硬件输入这个数据, 还是依赖于第三方的什么库完成这个事情呢, 在编码自己大脑的过程中, 你能信任微软吗.
你有梦到过自己家里的家政机器人, 忽然变得不受控制, 开始攻击自己吗.
你有好奇, 未来真正的人工智能到底是如何编写出来的吗, 他内部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为什么会产生意识, 或者是不是永远都不会产生意识?
这个抽象层次的问题, 不仅仅是到底用不用框架, 哪个更爽这么简单. 它暴露的是更深层次的一些问题, 编程到底是什么呢. 自己作为控制机器的这个人, 当有了更多的可能以后, 愿意做什么呢.
@zzzkkk 他甚至可以一边当程序员, 自己回家看看物理书呢. 没人规定他不能做这个事情.
@zzzkkk 问题是, 程序员没必要非要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层级内就不往下探索啊. 一个人可以工作用框架完成业务, 为了赚钱. 但他也可以满足好奇心, 一口气写到驱动, 甚至到电路上. 如果仅仅是弄个玩具一样的, 难道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吗.
@bluedawn 我觉得 CPU, 内存, 各种硬件. 就像是计算机内部的这个虚拟世界的物理规则. 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去直接触碰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 但也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中, 用第一性原理一样的方式, 去解决一些问题, 也让自己爽一爽. 所以我觉得 Mike Acton 说的那些很有道理. 你在这个虚拟世界的内部爽够了, 也可以让你的这个小世界去触碰外部的世界, 比如各种机器人什么的, 那这就更爽一些了.
@bluedawn 这调用操作系统的 API 其实也是个黑盒. 毕竟看不到后面的源代码. 但写应用程序只能到这个程度, 毕竟是在人家微软的系统上跑. 图形 API 也没有完全反应显卡的工作原理.. 但至少解开了一些谜团.
说个跑题的, 我觉得编程里面有好多地方, 会让人意识到, 所做的事情仅仅是因为某个人制定了一个规则, 哪怕这个规则的很糟糕, 也不得不忍受. 而有些地方, 比如一些算法什么的, 可能会更接近 "宇宙本质" 的一些东西, 更像是数学物理之类的. 我估计绝大多数人, 都不喜欢被别人的规则牵着走, 而更希望触及一些本质, 永恒不变的东西.
@bluedawn win32 还相对简单一些, 用图形 API 调用 GPU 画界面更麻烦. 但你可以自己去封装这些, 让以后写这种程序, 也几分钟就结束. 类似 imgui 那样, 但规模更小一些. 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很长, 如果现在 25 岁, 那到 60 岁还有 35 年呢. 每个月抽出来点时间维护的自己的这个画界面的小工具, 可以用一辈子.. 也不是很难的一件事. 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如果底层的都不接触, 等到退休那天, 发现好多地方自己看过去就像是黑盒一样, 不会感觉有些遗憾么. 我的意思是, 如果你有兴趣, 那么花时间进去是值得的, 麻烦一些也值得. 如果没兴趣, 愿意把人生的时间花在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其他方面, 那确实也没必要非要折腾自己了.
1  2  3  4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39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5ms · UTC 15:28 · PVG 23:28 · LAX 08:28 · JFK 11:2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