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登录 QQ
电脑登录 QQ->验证人机->太久没登陆,需要重新输入密码登录-> 验证人机->太久没登录,需要扫码登录->
手机切换账号->太久没登录,重新输入密码登录->输入密码登录->验证人机->太久没登录,短信验证码登录-> 验证人机->登录成功->二维码扫电脑登录->电脑成功登录
这都是什么鬼东西?
浅试了一下,感觉有两个点不太合适
1.不知道确实设置什么,在每次打开软件的时候,要求输入手机的解锁密码,导致隐私目的失效
2.输入假密码后,页面是白色的,过于明细
额...第一眼看着像故意挑对立...
当然个人排名,因人而异嘛
我先看满江红再看流浪 2 的
我倒是觉得满江红做得很差,除了四字外的演员能看到尽力表演,其他内容都太随意了,禁不起推敲,没什么回味
个人打分 满江 5 分,流浪 8.5 分
昨天看到了前面的问题,就想到这个问题了,没想到真有人问出来了
看了不少人的评论,都在讨论问题的表层,还没深入到现象原因
跟朋友讨论了下,讨论出了这样一个角度
题主直接提到是"什么原因导致"
其实无论事因怎么说,都不是完全满足双标情况,女方并没有对男方同居史提问与反应,没有对同一问题存在两种标准,按照事因来说,还没有能说有"双标"的直接信息
不少人认为相亲提出这种问题没关系,也有认为应该不提出,观点对立较为激烈
先说下彩礼和同居,彩礼那些能关系到婚姻未来的实际物质,在女方考虑未来伴侣时,考虑这点是理性的.而同居并非影响未来的实际物质基础,是个人隐私的一种.
因此问同居史应该是隐私问题,需要注重场合和对方关系等因素,并不是双标
对于隐私,每人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比如我问了下身边的人,有人认为小问题,有人认为不妥
所以我认为这是价值观的一种冲突,导致出现对立和双方无法理解彼此的观念冲突
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生活还是网络上,观念的冲突无处不在,他们自身很难调解
一般都是由第三人"调解者"进行中和,就像开窗和拆屋问题
我的朋友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沉默是大多数,在观看评论也需要注意场外的东西
事因帖子当天我发现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先是存在不少"下头"的评价后,第二页更多是反驳或分析
比如可能存在一个情况,大部分人觉得提不提是小事,没有发言,暂时只有观念冲突的人现身评论,后续发生更多冲突而出现另一方观点. 体现出"沉默是大多数"
省流总结下:
原因是观念直接的冲突,这是普遍又难以调解的现象,一直伴随人类史
这个问题,是这个点引起的现象
题外吐槽:
这个话题也让我觉得现在语言泛化越来越厉害了
"下头" "pua" 基本没人去深挖,而是用一种流行语去概况
虽说也算是一种进步,但可能会让不了解的人会容易造成理解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