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最近小论文需要返修,Claude 的是一个合格的助手。但在这个场景下,我更多的是和 Claude 做长对话交流,这会加速 token 的消耗,一般来回 10 次左右就被限制了。我对 Claude 的订阅持开放态度,实际上我是最早一批使用 GPT 和 Claude 的人,甚至在实习期间参与过大语言模型的落地项目。
订阅的决策过程
此前我一直没有订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然而,最近的高强度使用迫使我不得不提前考虑订阅方案。经过调研,主流的订阅途径有两种:
1.虚拟卡+支付宝充值
2.Visa 卡+Google Play
得益于此前在 Coursera 学习时办理的工行校园 Visa 卡,以及一直谨慎维护的 Google 账号,我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整个订阅过程耗时约 15 分钟,主要时间花在与银行沟通信用卡额度上,总体还算顺利。
价值与定价的思考
每月 20 美元的订阅费用,对比它为我节省的时间和提供的价值,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投资。下面列举额了我的其他月度必需品开支: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
结语
对我而言,这些消费品的重要性排序是: 话费 = Claude > 咖啡 = 牛奶
令人惊叹的是,一个在 2022 年底才出现的产品,短短两年内就发展到了让人们心甘情愿、甚至想方设法去支付"AI 税"的地步。
1
dawn009 6 天前
> 模型一旦训练完成,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为什么这么说?目前 AI 厂商收取的那点费用,还抵消不了运行所需的算力支出。 |
2
crysislinux 6 天前 via Android
你自己搞个丐版模型本地跑跑试试看是不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
3
lxh1983 6 天前 via iPhone
你有当老板的潜力,毕竟员工不为你工作,他也要吃吃喝喝,所以员工是没有任何成本的
|
4
stimw 6 天前 via Android 2
参与过 llm 的落地项目为啥还会觉得边际成本是 0 ?
|
5
musi 6 天前 via iPhone
???你该不会认为这些厂商都盈利了吧
|
6
LZYMichael OP @stimw 因为我觉得设备买好了、模型训练好了,对于大家的调用他们需要付的成本就只有电费和设备维护费。之所以没有盈利是因为一开始设备投入太重了,再加上对新模型的不断投入。
|
7
LZYMichael OP 又去调研了一下,”模型一旦训练完成,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里的认知有误。
”OpenAI 一年的推理成本将接近 40 亿美元”,”OpenAI 的年收入在 34 亿美元”,数据来源: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bond/2024-08-05/doc-inchqxrw883686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