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felixlong      2019-01-04 09:14:48 +08:00 还用问。第一家。 明显第一家的测试比第二家难多了,深多了。第二家最大的可能就是个简单的黑盒测试。 | 
|  |      2xiaohuamao      2019-01-04 10:30:10 +08:00 via iPhone 闭着眼要 20k,谁给去谁家 | 
|  |      3yestodayHadRain      2019-01-04 14:15:38 +08:00 app 测试大多都是点点点吧,大一些的公司会用 Appium 之类的做 UI 自动化,更大一点的会去做专项.如果是我我就选 AI,楼主自己之前做过移动端测试,拿第二家测试团队的规模和产品用户量和上家公司做个对比大概就能推算出来自己去了之后做什么吧. | 
|  |      4yestodayHadRain      2019-01-04 14:16:44 +08:00 另外补充下,如果只去做版本的功能+UI 自动化测试真的算测试开发吗? | 
|  |      5frmongo OP @yestodayHadRain  多谢分析,估计第二家确实用户数有限,做的事情大致就是功能测试+UI 自动化,可能有一些接口自动化的测试,搭建其他复杂系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第一家公司大概率也是做黑色的测试,只不过产品变成了嵌入式的 AI 芯片定制的 demo 产品。 | 
|  |      7frmongo OP @xiaohuamao 我还是想从职业发展道路上来看 | 
|  |      8yestodayHadRain      2019-01-04 15:02:19 +08:00 @frmongo 接口自动化如果只是让它每次 server 发布前做回归测试用,难度也不大吧 构造下参数 -> 发请求 -> 获取响应 -> 解析 json -> 做断言,但如果用户量比较大需要 24 小时不停的跑,还要写对应的监控和 case 维护平台就不一样了.至少在我这个菜鸡儿来看,AI 更有逼格些,而且现在炒的比较火,还有最后一点培训机构出来的 tester 不会去面 AI | 
|  |      9tsuijinglei      2019-01-04 15:43:41 +08:00 第一家。 我是个产品,个人理解是互联网 App 的规则、流程已经非常稳定了,测试无非就是按照规则走流程。 但 AI 方向的测试规则都还在探索阶段,有更多的未知和创新点。 | 
|      10warcraft1236      2019-01-04 17:03:30 +08:00 所以现在自动化都能叫测开了? | 
|  |      11frmongo OP @tsuijinglei 谢谢分析 | 
|  |      12frmongo OP @warcraft1236 我懂,自动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 
|  |      13frmongo OP @yestodayHadRain 这倒是,谢谢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