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Python 猫 的主理人,目前在创作《 Python 潮流周刊》。
之前曾说周刊不做订阅制的,现在却推出了订阅专栏。今天想为自己辩护一下,同时聊聊技术周刊今后的发展计划。如果你在读后感兴趣,欢迎订阅!
首先回顾一下我过去的想法吧,然后再解释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转变。
出于对 Python 的热爱以及对国外几个 Python 周刊的效仿,我从一年前开始连载《 Python 潮流周刊》。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有把商业变现放在心上,只不过它的优先级并没有太靠前。
我一边想着先把内容做好先积攒影响力,一边看着几份英文 Python 周刊的变现模式而盲目乐观着。
在发布第 30 期之前,我侥幸接到了一两期商业赞助,那时我得意以为终于要熬出头了,终于可以像那些英文周刊一样,用“免费+品牌赞助”的方式运营了。
于是意气风发地写了一篇《聊聊技术周刊的变现》,那时的我完全没有意识到下面的话是多么的理想主义:
我比较在意的回报有两类,而且希望能同时得到,一类是关注量、阅读量、star 数、点赞量等等数据带来的精神鼓舞,另一类是广告/恰饭带来的实实在在的金钱。
回到周刊变现的话题,因为第一类回报,所以我不打算做私密性周刊,不打算用订阅制,不打算收会员费;因为第二类回报,所以我会坚持探索挣钱之道。
以上说法归结起来其实就是:我不想向读者收费,只想向广告主收费。
如果我的读者群体已经很大了,如果每期阅读量都稳定很高了,比如像《科技爱好者周刊》和《 HelloGithub 》那样,这条路也许会顺畅很多。
但现实是,Python 编程在国内的受众还是偏少,能关注到 Python 猫的也不算多,而最近两三年来,Python 类广告投放也出现了断崖式萎缩。
或许因为我的内容太过垂直于 Python 领域,导致其它技术方向的广告主望而却步了,同时又因为不够垂直于爬虫/数据分析/AI 等几个热门的培训班方向,也导致了没有进入其它广告主的法眼。
再考虑周刊内的品牌赞助,我也曾主动联系过自己所知有限的几家金主,结果是没有结果。在文章中植入品牌赞助的方式,国内的接受度还是太低了,除了头部的《科技爱好者周刊》能经常接到广告,其它周刊几乎都在用爱发电。
我突然开始怀念起“开课吧”、“万门大学”和“奈学教育”还没倒下的日子,在行情最好的时候,我们这个毫不起眼的脚部自媒体的广告档期甚至曾被预约到下下个月。
关于 Python 技术号如今的接广告难题,有一个现象特别能说明问题。
大约在 2020-2021 年,出现了很多 Python 公众号,经常有组车互推,相互投稿和转载,我那时写得不错的文章通常能被转载 30 次以上。
源源不断的广告激发起号主们的热情,驱动着 Python 自媒体圈的繁荣。
然而,似乎是伴随着互联网圈的裁员潮,Python 圈也开始了节节退潮,越来越多的公众号从降低更新频率到长时间停更,原创不活跃了,转载也没动力了,甚至,有些号已经改名/转型其它方向了。
最近半年里,就有 3 个体量比 Python 猫 大得多的号在转型:
而且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又有一个做得不错的垂直于 Django 开发的号宣布转型到 AI 方向。
这并不是全部,也不会是结束。国内互联网的寒冬还在继续,Python 技术圈的春天也不会那么快到来。
以上是想解释一件事,行业形势严峻,广告模式也变得艰难。我曾经惯性思维下的乐观设想,也许还得等很久,才能迎来下一轮经济爆发期。
近一年里连续创作周刊,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改变了我过去佛系运营的心态,促使我必须考虑金钱回报的问题,不能只做无偿公益了。
另外还有一些家庭原因的考虑。我的小孩一天天长大目前将要一岁半了,妻子在怀孕期到现在都是无业状态,房贷和日常开销虽然没有让我们窘迫,但我必须考虑提升工资以外的收入了,无论是为了改善生活还是未雨绸缪。
更无奈的是,无论我多么不想承认,无论我的长相和心态多么年轻,今年都是我的 35 岁。程序员职业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嗡嗡作响,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人不得不产生焦虑。
最近在 V2EX 和公众号里看到程序员被裁员的分享越来越多。字节的飞书在上个月也突然开启大规模裁员,我在某位失业博主的文章中读到了“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每个人都有被大山压垮的可能”,感同身受!
那位博主一直在大厂工作,也做了财务准备,一经对比,我发现自己啥也不是!在考虑我能做些什么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利用手上已有的资源和自己的优势。
推出付费专栏是我的第一次尝试。我其实没有明确的规划,也缺乏完全转型的决心,如今试运行的模式只能算在初步摸索。
周刊从一开始就是在多个平台同时免费发布,还打上了“开源”的旗号,如果突然完全转为封闭的收费模式,我会觉得太过违背初衷。毕竟脸皮薄,打起脸来是很疼的。
我目前选择了在小报童发布专栏,最直接的好处是它能解决我在《聊聊公众号最让我不爽的两个痛点》里吐槽的无法打开外链的问题,这对周刊类内容来说是极大利好。所以,今后在公众号基本不会再发周刊全文了,只发标题摘要。
我打算在每次发布新一期周刊后,都将它设为免费,然后在发布下一期时再替换掉。每 30 期为一季的合集也是如此,即在发布第二季的合集前,第一季的合集 不会设为收费。
我打算试运行 10 期,基本目标是达成 100 个全年订阅。如果完成情况太差,会考虑采用其它方式,目前没想好。
这里有 100 张优惠券,如果你想提供支持,请领券并订阅哈。
这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我想尝试一下,万事开头难,给自己一段时间试错。
最后,我的专栏已开启「合伙人计划」,你可生成专属的邀请链接或海报,当有人通过你的邀请链接或海报订阅时,你将获得 20% 比例的返现。
欢迎你订阅,也欢迎你邀请好友订阅!(别忘了先领券~)
1
ztm0929 248 天前 via iPhone
OP 的周刊挺好的,不过作为作为普通网民,我不希望回到过去那个遍地 Python 主题垃圾广告的时代(现在可能有 AI 主题垃圾广告的趋势 hhh ),徒增焦虑罢了;
不过提到 AI ,类比于公司的「降本增效」,或许 OP 也可以试试看一些自动化(这里需要 AI 的地方应该不是特别多)的方式去改善自己的流程也实现降本增效,为自己释放精力和时间。 |
2
chinesehuazhou OP @ztm0929 谢谢你的建议!
|
3
cndenis 244 天前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 OP 是打算新文限时免费, 旧文收费?
这逻辑比较奇怪, 信息这种东西知道了就没有再次付费的必要, 而且只要发表了就有各种搬运和转载. 我是有点好奇会有多少人肯为旧文付费 |
4
chinesehuazhou OP @cndenis 因为还没坚定转收费,所以定了个奇怪的过渡期
|
5
cndenis 243 天前
@chinesehuazhou 就我个人而言, 免费的都看不完, 没有太大的付费的动力. 观点仅代表个人, 不是否定 OP.
OP 的周刊还是做得不错的 插个题外话, Python 我用了十几年了, 但我对 Python 这门语言的发展方向并不太认同. 它没有坚持简单易用这个初心, 插入了越来越多不必要的复杂. 还是怀念 2.7 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