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业余时间一直在折腾 AI 应用,发现自己从想法到原型,90% 时间在搭架子。每次想验证一个数据驱动的 AI Agent 点子(比如连上数据库做个智能 BI 助手),都逃不掉重复劳动:
先用 FastAPI 搭个项目,配 CORS 、写路由... 基础操作一堆。然后再纠结用 LangChain 还是 LLamaIndex ,琢磨怎么设计状态、编排 Agent 的 ReAct 逻辑链。再写一堆胶水代码,让 Agent 能查 SQL 数据库或者调其他 API 。 最后还得手搓个聊天窗口,方便测试和演示。
说实话,这些活技术难度不高,但特别琐碎、重复! 一个新想法的核心 Agent 逻辑可能几小时就能理清,但为了让它能跑起来、能交互,可能得花几天去折腾这些“脚手架”,太磨人了!
Dingent: 专注“数据问答 Agent”的开箱即用全栈框架 Dingent 实在不想每次都从头造轮子,我就把这套流程打包成了一个开箱即用的框架:Dingent。
Dingent 的目标很明确:帮你跳过所有重复的工程搭建,直接切入 Agent 的核心业务逻辑开发。
亮点:
uvx dingent init basic
,一个包含后端、Agent 核心( LangGraph )和前端( React )的全栈项目就生成了。直接cd
然后 uvx dingent run
,打开 localhost:3000
就能开聊!SQLDatabaseChain
的模板代码,只需在 TOML 配置文件里填上数据库连接字符串,Agent 立刻就能查库。想试试看? 本地安装 uv node 和 bun ,然后几个命令就能跑一个基本的项目
# 1. 安装脚手架并初始化项目
uvx dingent init basic
# 2. 进目录,配 Key ,跑起来
cd my-agent
export OPENAI_API_KEY=sk-xxxxxxx
# 3. 运行
uvx dingent run
现在打开浏览器访问 http://localhost:3000
,你的第一个数据 Agent 就已经在线了!
技术栈速览:
Dingent 现在还是非常早期的阶段,文档和功能都在快速迭代。想听听大家最真实、最直接的想法:
未来规划: Dingent 现在还在起步,除了完善文档,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是:
任何反馈、Star 、Issue 或者 PR ,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鼓励!🙏
项目链接:
感谢各位 V 友花时间阅读!期待和大家交流讨论!
![]() |
1
huixinsoftware 30 天前 ![]() 已 start ,后面试用下
|
2
MHSJIllya OP @huixinsoftware 感谢 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