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AxisNow 官方博客: https://www.axisnow.io/zh/blog/building-a-private-cdn
给大家介绍我们在 2025 年都做了什么,如何一步步打造产品。
在多云架构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组织希望掌控自己的应用安全和交付,而 自建私有 CDN ( Private CDN ) 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本文将分享 AxisNow 打造企业级自建 CDN 平台的五大关键能力支柱,以及我们如何将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才有的技术平民化,并一步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私有边缘网络。
CDN 的最基本原理,本质上是一个 反向代理( Reverse Proxy )。
过去十年,围绕反向代理诞生了大量不同用途的技术:负载均衡、API 网关、安全防护、加速传输等。  
AxisNow 的产品之路,也从这里开始。
我们的首个最小可行产品( MVP )是一款 可部署在 Linux 环境中的分布式边缘代理。  
在选择底层技术栈时,我们对 性能、可靠性、扩展性、安全性 进行了全面评估。
经过对比 Nginx 、Traefik 、Caddy 、Pingora 等多种方案后,我们最终选择了 Nginx + OpenResty + Lua 堆栈——这是一条成熟、风险低且具备快速迭代能力的路径。  
我们将其命名为 Aegis,代表我们的边缘代理内核。
CDN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概念,它涵盖了 安全、性能、访问控制、可用性、连通性 等多个层面。
如何在基础代理之上,逐步扩展出这些能力,是我们设计产品时最重要的思考。  
AxisNow 的聚焦目标非常明确:我们服务于 网站、应用程序与 API(不包括直播流)。
围绕这些目标,我们构建出 可按需组合的功能插件体系。  
在设计架构时,我们探索了两条技术路线:
以站点 / 域名为配置中心
以策略 / 插件为中心的流量控制
当边缘代理部署在多个区域后,一个核心问题便出现了:如何智能地调度全局流量?
对于多数企业来说,自建 BGP 网络成本高昂,因此 DNS 是实现策略路由的关键途径。
在过去,我们不得不自己搭建权威 DNS 服务。而如今,云基础设施的成熟让我们能以更高层次的方式实现这项能力。  
AxisNow 采用 “与第三方 DNS 集成编排” 的方案,通过插件化集成,实现:
这一设计充分继承了我们在 安全 CDN 与大型分发系统(如 TikTok 级架构) 的实践经验,
让企业即使在自托管场景下,也能构建稳定高效的全球流量管理系统。
任何 CDN 系统都离不开监控体系。
AxisNow 的监控体系聚焦在两个层面:
我们延续 “松耦合设计” 理念,
用户既可自托管拨测节点,也可使用 AxisNow 提供的托管监控服务。
自建 CDN 意味着完全掌控,因此必须拥有强大的 可观察性( Observability )。
AxisNow 提供了一整套监控与分析工具,帮助技术团队理解系统运行状态、追踪问题、分析流量指标与趋势:
在平台层面,我们还构建了 多租户 + API First 的 SaaS 框架,
支持数据隔离、灵活扩展和自定义自动化,构成了整个 AxisNow 管理面的基础。  
AxisNow 的 API 优先设计可以轻松与您的技术栈集成,使您能够以编程方式进行部署和维护。
在完成基础五大支柱建设后,我们的下一阶段目标是:
这些能力将进一步强化 AxisNow 的 私有边缘平台( Private Edge Platform ),
帮助企业以 最小代价、最高控制力 构建安全高效的应用交付网络。
自建 CDN 不再只是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专属能力。
随着基础设施生态的成熟,中小型企业乃至个人技术爱好者 都可以通过 AxisNow 平台逐步搭建、掌控并优化自己的边缘网络。  
AxisNow 将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才有的技术平民化,
为 应用安全与交付 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