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lffcat #12
「我不知道我理解是否准确,onu 和 olt 通信是自有协议」
OMCI 是通用协议,光猫和 OLT 品牌不同很正常。
「到 olt 到交换机一侧总要剥离出以太网(二层)帧,然后可能有复杂的双层 tag qinq 类似的 vpn 技术包裹二层帧,暂时假设为 ppp 拨号帧,这个外层帧 tag 代表特定光猫?特定哪一户?」
代表特定光猫或户的特定业务,比如上网是一个业务,IPTV 专网单播是另一个业务,语音( IMS )是一个业务,管理( TR-069 (CWMP))是一个业务,当然不是所有业务都是从光猫一路端到端隔离终结到 BRAS/BAS/BNG 的,比如 IPTV 组播在组播复制点下沉到 OLT 后就是终结到 OLT 的(这正是组播的价值所在)。具体是光猫还是户,取决于运营商业务配置的严谨程度还有具体业务的业务逻辑。
「然后下一步一直到 bras 认证服务器,到了这里似乎已经全部剥掉 tag 了?」
对,像上网业务就剥到只有 IP 和 IPv6 这两个协议了,再往上就走纯 IP 路由了。
「恕我糊涂,目前还是不知道怎么把光猫的 sn ?或者等价于 sn 的(光猫) qinq 的外层 tag ?传播到 bras 的」
网管和业务支撑系统会在上帝视角编排分配,这个叫业务的“开通”。这个“传播”不是仅靠数据转发面进行的,而是由数据转发面承载、在管理网络、在管控平面进行的,对于业务网络来讲,这个实现可以想象为带外传播。
「您指的是 qinq 的外层 tag 每个用户都不一样,这个 tag 和光猫是 1 对 1 的关系吗?(用于后续认证做用户判断)」
对于 PPPoE 上网业务,和每个“用户-业务组合”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每个用户可能有多个业务,像 IPTV 组播就不是。具体 PPP 认证的时候做不做这个判断,是纯靠业务逻辑控制的,不是说有了就一定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