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警告( dog ),不说废话。
领域 | 受众痛点 | 我的价值 |
---|---|---|
手机系统评测 | 选择困难/功能不透明 | 深度/真实体验 |
我专注于深度测评 手机操作系统(如 HarmonyOS NEXT 、ColorOS 、OriginOS 等),帮用户看清手机系统的功能细节、隐藏功能、长期使用体验,也会对比不同手机系统的同一功能的差异,避免盲目换机。
虽然我自己是看数码视频的用户,而且看了很多年,但真要自己做频道,对选题会很纠结。大概会在两个选项中纠结:
选 1 的话,播放量低 = 反馈弱,当做一个东西缺少反馈的时候,坚持是很难的事情。
我在去年做过 3 期长视频,30 分钟的深度测评手机,结果是前 2 期流量不错,十几万播放。 但因为想一期比一期做得更好,所以制作周期越来越长。 当一个人面对无反馈的创作型工作,身心都累。 分享手机系统的细节确实是我的爱好,在经历过 3 期长视频的尝试后,我明确自己对爱好的要求是能带来更多及时反馈的,不论结果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做的事情是需要能快速迭代的,不论结果是负优化还是正优化。
选 2 的话,那我和其他博主能有多大差别呢?
长期来看,我是想这个频道能带来收益的,所以需要做出差异化。我的视频既需要讲比别人更多的细节,我又有一份程序员的工作,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追热度,几乎不可能。
我明确知道视频的内容是最高优先级的, 但观看体验也是需要持续优化的。我会持续优化剪辑的速度,比如用更多的插件,实现更高效的剪辑,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提高视频的观看体验。
如果你有空,可以去看看我最新视频(讲纯血鸿蒙的独家壁纸,不是推广哈,想看就看)
我为什么会在 V 站这种程序员论坛问这个?第一,问做视频专业人士反而会偏离观看体验,各位虽然是程序员类的职业,但是没见过猪跑还没有吃过猪肉呀,非专业人士的建议只是不能明确表达,但往往更关键。第二,我天天上 V 站摸鱼,我知道这是个能正常讨论的社区(大部分时候)。第三,在 b 站问过了,反馈太少。第四,我身边人没人是做视频的,就我在尝试,没人能和我讨论。
今年我是分了三个系列,HarmonyOS NEXT 、ColorOS 、OriginOS 以手机系统分为三个系列,按一个个模块慢慢讲,比如息屏模块,锁屏模块,壁纸模块...。
系列视频做的数量起来了,观众一进我的频道就知道我是做什么的,或许更容易得到关注?我是不是可以优先讲有趣点的模块呢,还是按照使用顺序:息屏 锁屏 壁纸 桌面 负一屏 文件夹...
我是不是可以分期讲各个模块再拼接成长视频?
我现在内心有点害怕直接做长视频。第一,周期太长,反馈不足。第二,不愿意再投入金钱买新手机了,现在手机都多到用不完了,也不想花时间买了又卖,卖了又买,二手交易是件麻烦且耗时长的事。
看数码区的用户或许对 AI 工具、提高效率的工具、有趣的网站,这种内容也挺喜欢的?我要不要偏离目前频道的领域,去尝试做这些内容。
我平常会主动收集更高效的工具,我喜欢提高效率,内容倒是有挺多可以输出的。
我目前就是把长视频直接发到短视频平台上,平常都不上去看数据。 如果要在短视频平台上做 5 到 10 分钟的长视频,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前天打算尝试把我的视频,缩小放到竖屏的比例观看, 类似 https://imgur.com/a/BNpEmrF, 套个好看的壳子,中间绿幕放视频, 但突然想起来竖屏视频是无法触发抖音的“全屏播放”,纯竖屏的话,我的视频的观看效果极差。
我去年做过一期小米手环 9 的视频,10 分钟的中长视频,放上抖音后,我就没管了。播放量竟然快 30 万了
最后,提前感谢对我视频制作的建议,这是我的频道: https://space.bilibili.com/1476856617 小弟我也是第一次运营频道,确实做得一般,但我会持续进步。
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推广,我是真诚想获得建议,所以放到了“问与答”节点。之后如果我真要推广的话,我肯定会送礼物啥的。
![]() |
1
buf1024 11 天前
这个赛道太多大 v 了,你做不下去的
|
3
jeesk 11 天前
支持楼主, 如果自己能够持久的输出肯定有回报。
|
4
tootfsg 11 天前 via Android ![]() 国产全员内置底层反诈,这让我彻底不关注国产手机相关的内容了。我倒是会经常关注笔记本电脑,比如我最近比较看好,thinkbook14+ 2025 ,惠普战 66 2025 ,dell 14/16 plus lunarlake 。
|
7
jianghancool 11 天前 via Android ![]() 兄弟,首先忽略掉所有那些给你泼冷水的。坚定做!
然后说说执行层面的事,从你行文看得出你是个体面细腻的人,你做的东西肯定比别人细致,这是个巨大的优点也是个包袱,现在的人可能没那么多耐心一点点看,我也是好不容易看完的。你做视频的时候我怕你也这样,首先你就先别创新,别人怎么拍火的你就逐帧模仿,有点流量再开始微创新,一上来就自成一派成功率不高。然后视频有点播放量的那些一定及时投流给轰起来,趁热打铁。你上面所有的规划不可能都是对的,也不可能没有对的,要摸着石头过河,先硬硬的启动起来,慢慢迭代。坚定信心,坚持你自己的主意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坚定不移的迭代一定可以成功! 加油哈!! |
![]() |
8
radio777 11 天前
楼主应该先分析一下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以跟着大 V 模仿着先做几期试试。
|
![]() |
9
danhahaha 11 天前
受众太小,需要了解系统的人有多少?主动去摸索系统功能,比较各个系统的人有多少?比利太过小了,即使做到最好,能有多少用户?个人感觉你这个还是没有做过调查,陷入了程序员的思维圈子
|
![]() |
10
knockkey OP @jianghancool 好的收到,谢谢你的鼓励!!!
|
![]() |
13
X1aoma 11 天前
我觉得 8 楼说得又道理,可以想试一试
|
15
Rendex 11 天前
还可以出关广告的合集,就是系统自带广告有些应该是可以关的。这个确实看的比较少
|
![]() |
17
lonely701 11 天前 via iPhone
踏实做 YouTube 还是可以的,就当给自己留一个记录。细水长流。
|
![]() |
19
Aviciii 11 天前
我就是做视频的,说真的,目前这里水混的很,想要有流量就得标题党+蹭热度,想要赚钱就得接广告,想要接广告那就不能说缺点(尤其国内某些厂家),所以你看现在很多大 v 所谓的评测不过是照着稿子读参数,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
![]() |
20
kalos 11 天前
我觉得自媒体不适合作为一个副业,要想通过自媒体带来收益至少需要一些专业性,这些专业度需要消耗时间精力,并且投入是源源不断的。我认为这些投入放到主业中会收益更大。
不是打击博主,只是希望博主考虑下投入产出比,这与我理解的副业(一次投入,低维护,稳定产出)不太一样,有点像是在换行了。 |
![]() |
23
Maipol 10 天前
非专业程序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赛道太小、太短 1.这不是问题,但是客观上 ①影响视频观看受众,大多数用户可能还是更关注手机品牌,不会深入到不同品牌的对应系统的差别和细分 ②因为抠的是细节,你投入的精力会较同类视频更多,如果播放量/产出不及预期会非常打击人 2.反言之,如果长期坚持,可能“专注系统评测”“抠细节”会成为你的先发区别优势*前提是真的做到* 二、以下是观看了一个视频的感受和咨询答复 1.日常选题不清晰: 我的建议是“音量条”和“AI 功能”都讲,热点要追,个性化选题也要有,为什么这么讲,AI 功能是热点自带受众,假如头部 UP 没有出对比视频,恰恰你抓住时间点出了,这是你经营账号出圈的最好时机,很容易获得三连,同时个性化选题比如“音量条”是一个你有他无的区分点,解决的就是“我和其他博主能有多大差别呢?”的问题 2.视频观看体验 总的来说没有什么问题,语速没有啥大的问题,有一点需要注意:你说话没有停顿,听时间长了可能会累,这方面可以学下科技美学钠盐的说话节奏。其他的视觉引导、音效、BGM 总的意见是从简,一样可以学科技美学,总之记住一点这些都是为了为你的内容服务的。 3.我要不要按系统模块慢慢出视频? 要不要加入更多的系列视频? 可以按系统模块,但是为啥没有 HyperOS ,现成的流量你不要嘛。 出系列视频是没问题的,但是记住先划好你的模块 4.要不要做长视频,30 分钟的那种? 在关注和受众不多的情况下(个人标准是 B 站 50w 粉以下)不建议出长视频,因为长视频是需要头部 ID 做支撑的,特别是这种偏技术、使用类的视频 5.我要不要做跟其他领域相关的内容? 不做,起码在你第 3 点模块视频没有做完的情况下不考虑 6.要不要做抖音小红书这种短视频平台? 做,各平台一定要统一 ID ,虽然某音某书可能在 V 站受众里使用并不多,但流量是真的大 三、以下是补充的建议 1.关于视频标题 ①我看了“音量条”那期视频(总共就看了这一个),标题有点误导性,只牵扯两个系统 ColorOS 和 OriginOS ,我看标题以为是很多家(起码三四家主流系统,再提一嘴为啥没有 HyperOS )的横评对比,结果没想到只有两家,可以改成“ColorOS PK OriginOS 之音量条大不同”(偏技术版)或者“O 家 PK V 家之音量条有啥不同”(大众版) ②你现在 B 站上播放量考前的视频都是“机型+系统名浅谈”,这是收了新机型推出的窗口期流量,如果定位要坚持“系统测评”的话,这是不利于你的长期运营 ③个人 ID 没做起来前不建议在标题里出现“我”等类似的表述 2.关于视频封面 这个非常重要,绝大部分人都是先看封面再看标题的,目前你的系列视频封面不太统一,建议多学学头部 UP 3.关于视频其他细节 还是说“音量条”那期视频,你整个视频号的定调是“系统测评”,我个人觉得可以不出现具体的手机镜头 4.个人觉得可以做的方向/选题 ①系统横向评测的小选题(比如“音量条”其实是个很好的选题但是个人觉得没做好),前提是一定是多家,最好带上 HyperOS 和 iOS ②季度性/全年的单一系统更新总结,比如“2025 年度回顾 ColorOS 到底更新了些啥” 四、维护视频号有可能,搞副业可能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