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好几年前,我定期整理文件、照片之类的,刻到光盘做备份。最近看了一下,最早的已经将近 10 年了,里面的文件依据能够正常读取。
但近几年,光盘已经几乎完全被淘汰了,然而光盘不可擦写的特点,依旧是其用来保存文件的很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没有比较亲民的存储技术,专门用于备份 /归档保存?
我想要的这种存储介质,大概是要以下特点:
为什么没有厂商生产这种东西呢?
|      1tetora      2020-06-25 20:47:54 +08:00 磁带? | 
|  |      3murmur      2020-06-25 20:49:14 +08:00 因为场景太小,去掉 1 的话随便一个 ssd 接适配卡就可以做到 | 
|  |      4Takuron      2020-06-25 20:51:24 +08:00  1 磁带满足全部要求,可磁带机的价格不准备你用。 应该说云服务这种规模性的存储才是最有效率的了,而且对于 一般人 无论是易用性还是保管的安全程度都比自己放家里好,感觉出个廉价备份云盘会非常有市场。 | 
|  |      5loading      2020-06-25 20:53:25 +08:00 via Android 叠瓦式硬盘 | 
|  |      6lhx2008      2020-06-25 20:56:00 +08:00 SSD 就还行 | 
|      7em70      2020-06-25 20:58:01 +08:00 思路就错了,满足这种需求的不应该是更好的光盘,而是云端储存,我 2000 年收的邮件现在都还在 OSS 低频访问储存价格很低廉,多重备份,永不丢失(就算阿里倒闭,倒闭前导出来即可) | 
|      8azh7138m      2020-06-25 21:00:08 +08:00 via Android 确实应该用磁带 闲鱼蹲点二手磁带也不错 | 
|  |      9xinhugo      2020-06-25 21:00:24 +08:00 归档存储云服务 | 
|  |      10also24      2020-06-25 21:03:19 +08:00 你这个需求,USB 便携蓝光刻录机 + 蓝光光盘不就好了么? 蓝光碟片的价格,大概 1T 不到 100 块,和当前的 3.5 寸硬盘差不多。 https://i.loli.net/2020/06/25/ITLijsAycFMRWov.png | 
|      11ukuyu      2020-06-25 21:27:04 +08:00 via iPhone 我都是存在 1T 的游戏硬盘里 放家里 空间够 或者 128GB 的 u 盘 便携好 可以有保护功能的分区 | 
|  |      12cstome OP | 
|  |      13also24      2020-06-25 22:02:51 +08:00 | 
|  |      14loading      2020-06-25 22:07:09 +08:00 @cstome 只可以被写入,你可能需要自己做个接口,要么驱动,要么固件,难度倒是不高。 云存储怕泄漏? Boxcryptor 这一类工具你可能不了解,去了解一下吧。 然后云存储也存在你所怕的那个误删除问题。 其实你自己写好接口就行了,要不你改一个文件系统出来也行。 | 
|  |      15locoz      2020-06-25 22:11:49 +08:00 看起来你应该是认为云存储比较好,并且也比较适合你使用的?那就解决内容泄露问题就好了,无非就是加密一下而已。 | 
|  |      16lhx2008      2020-06-25 22:14:53 +08:00 云备份可以选择 COS/OSS 这种,可以选择内容加密,然后可以开子账号做写权限分离,和多地域自动同步,防止 API 误删 | 
|  |      17love      2020-06-25 22:55:32 +08:00 4T 的移动硬盘也就几百,容量满足绝大部分家庭了。满足不了的只有小众家庭,你又要比几百块更便宜,小众和便宜互斥了。 | 
|  |      18ik      2020-06-25 22:57:27 +08:00 via iPhone 嗯 我也觉得你说的是磁带 | 
|  |      1942V0CdLjCU494ogF      2020-06-25 23:04:42 +08:00 总结就是,这种生意不利于资本利润最大化。 实体产品消费品化,越来越多品类的实体产品快则几个月慢则一年左右搞更新换代;虚拟产品去所有权化,越来越多虚拟服务产品都是卖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这样才能持续性周期性的让消费者掏钱创造利润。 单个客户消费一次五年十年都不会再消费,要么是利润逆天,要么是等着倒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