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JConlee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7 页
回复总数  129
1  2  3  4  5  6  7  
@balabalaguguji 自己的开发者证书
自签名双开我用了好几年了都没什么问题,通知也正常。
13 天前
回复了 xu33 创建的主题 iPhone 17pro 的续航好像拉跨了
看完发布会定了两台最低配 pm ,同时重新建仓了 AAPL ,截止今天盈利 6%,算了一下,相当于没花钱买了两台 pm 。
27 天前
回复了 murmur 创建的主题 广州 麻了麻了,广州的房价跌麻了
房子既有居住属性,又有作为资产的金融属性(跟你投不投资没有关系,跟你卖不卖房也没有关系),而且往往是家庭最大宗的资产。是资产就会有动态的涨跌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固定价值。

拉长时间维度看的话,个人资产涨跌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远比你工资涨跌重要,因为工资也是资产来源的一部分)。不在意资产涨跌的话,其实也不用在意工资涨跌了。

居住也好、婚房也好,不过都是把一大部分资产化作了房产(只不过不是以投资为目的)。由此所带来的资产贬值,其实都可以看作“居住”、“结婚”等的“花费”。这个花费值不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判断。所以理性一点的话,应该是在这个值否判断上建立心理安慰。

为什么打这么多字来讨人厌,因为建立资产观念很重要。能让人生少很多痛苦。希望能帮到一些人。
@xx6412223 不一样的,有以下几点不同:
1. 核心权利 所有权 以及 你是什么身份 你是公司的股东/老板之一?还是只是公司生态系统的用户/参与者
2. 拥有的权利 利润分配权(分红)投票决策权(参与股东大会)剩余资产分配权(公司破产清算后)
3. 价值基础 参见我上条回答
4. 监管机构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如美国的 SEC ,中国的证监会) 进行严格监管,这个也非常重要。
股票上涨本质上是因为公司盈利、资产(或预期)上涨,公司有了更多盈利之后可以增加投资(以获取更多盈利)、或者派发股息(回报股票持有者)。不要小看这些股息,很多人做价值投资就是赚这个股息。另外,公司也会频繁回购股票以回报股票持有者。

以上几点是股票上涨的逻辑,跟加密货币有本质不同(加密货币也有不同的增长逻辑),但不能说加密货币的增长逻辑不合理。
家里有一台 4090 一直闲置,cpu 也是两年前顶配。多次打开想尝试用一下,每次都发现不好用。国产软件就装了微信、飞书、钉钉之类的,应该是有其他原因导致硬件的性能完全没体现出来。也有可能是我常年不用 win ,不习惯。

当时买 4090 也是想着能玩游戏,但发现最后还是在 ps 和 switch 上玩。一是联网体验不同( eafc pc 上好多挂,ps 上就能开心联机),二是体验不好(闪退、手柄支持、本地多玩家多手柄支持、噪音大、游戏启动巨慢(要关联启动好几个平台+正版验证)、还经常启动不起来)。pc 上的 3A 大作也没给我我想要的震撼,我感觉主机的垃圾画质+大电视的震撼更强一些。

综上,这几万块的硬件没让我感受到推背感。感觉 x86 已经到瓶颈了,应该说是已经到瓶颈好多年了。
63 天前
回复了 snail521 创建的主题 汽车 昨晚发布的理想 i8, 你们看好吗?我看好
我做 ai 的,去试驾理想销售一直跟我讲 vlm ,我觉得很搞笑。

结果有一次跟理想的某 ai 负责人聊天的时候也跟我吹 vlm 。

我觉得这样不太行。不是说技术上怎么样,只是这个做事风格不太行。
我是再装一个 wechat beta
用 gemini 2.5 pro
76 天前
回复了 imaxwell 创建的主题 随想 鸠摩智与 AI 大模型
香港书店最显目的位置放了非常多怎么避免被 AI 打败的书,外边公交车上很多怎么战胜 AI 的广告。危机感还是很明显的。
92 天前
回复了 anoyi 创建的主题 投资 AI 炒股,实盘交割单 2
@anoyi 可以的。我的更复杂,还有新闻,推文,消息面和经济数据的输入。一样可以回测。 另外,大模型可以用固定版本,api 可以选。
92 天前
回复了 anoyi 创建的主题 投资 AI 炒股,实盘交割单 2
@anoyi a 股我不清楚。 美股数据有免费公开的。 我用的 yfinance 库
92 天前
回复了 anoyi 创建的主题 投资 AI 炒股,实盘交割单 2
我也做了一个,但我做的是美股,简单回测后就上实盘操作了,陆陆续续投了 50w 本金,赚了 4w 多点,两个多月收益率(假设本金不变) 13%左右。本来以为还可以,后来一看连大盘都没跑赢(同期大盘收益率 22%)。现在就等着大盘回调再看看到底怎么样。

https://i.imgur.com/8r9unBM.png
@ttvast 猜测:对于 iPhone 来说,它只是发了一个包,然后没有收到任何回应(既没有收到预期的 ACK 确认,也没有收到 RST 错误)。在正常的网络活动中,TCP 协议栈在几次重试失败后,会很快判定连接超时并关闭连接。但是,iPhone 在熄屏状态下,一切行为都以“省电”为最高优先级。为了省电,操作系统会大幅延长 TCP 的 RTO 。它不会像亮屏时那样,在几百毫秒或几秒后就积极重试,而是可能会等待几十秒甚至数分钟才进行下一次尝试。并且,系统不会轻易地因为几次 Keep-Alive 失败就判定连接“死亡”。因为它需要平衡“维持连接”和“节省电量”这两个目标。频繁地断开重连会消耗大量电量。因此,系统宁愿“相信”连接只是暂时网络抖动,而不是真的断了。
问了一下 gemini:

综合以上所有线索,最可能的原因是:

河北保定该县城区域的中国移动宽带,其网络出口处的 NAT 设备或防火墙,对 TCP 长连接设置了非常短的“会话保持时间” (Session Timeout) 或 “NAT 老化时间”,大约在 20 分钟左右。

详细解释:
墙中墙 (Wall within a Wall): 网友 LxnChan 提到的“墙中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这并非指 GFW ,而是指运营商在自己的网络内部,由于设备、管理策略、成本控制等原因,设置的额外网络限制。小县城的网络设备和配置策略,往往与大城市(如北京)不同,可能会更“激进”地回收网络资源。

TCP 长连接被“杀死”:

你的 iPhone 在连接 Wi-Fi 后,会与苹果 APNs 服务器建立一个 TCP 长连接(通常在 5223 或 443 端口)。
为了维持这个连接,即使没有消息,设备和服务器之间也会有定时的心跳包 (Keep-Alive) 来“保活”。
然而,你所在区域的移动宽带网络设备(可能是汇聚层交换机、BRAS 或出口防火墙)有一个规则:如果一条 TCP 连接在 20 分钟内没有“足够”的数据流量通过(心跳包可能被设备认为是非活动流量),就强制将其从会话表 (Session Table) 中清除,也就是“超时关闭”。
这种关闭是单方面的,它不会通知你的 iPhone 或苹果服务器。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的 iPhone 依然以为连接是好的,苹果服务器也以为连接是好的。
当有新消息时,苹果服务器通过这条“已经死亡”的连接发送推送,但消息石沉大海。
直到你点亮屏幕,iPhone 恢复网络活动,尝试通过该连接通信时才发现“路不通了”,于是立即重新建立连接,接收所有积压的消息。
为什么 longfei210 提到的 DHCP Lease Time 可能是个思路?
longfei210 提到的“增加 DHCP 租期”解决问题,虽然 OP 换路由器没解决,但原理是相通的。DHCP 租期过短(比如 10 分钟),会导致设备频繁重新获取 IP ,这个过程也可能中断网络,从而影响长连接。不过,从 OP 的描述来看,TCP 超时问题的可能性远大于 DHCP 问题。

给楼主的建议
既然已经和 Apple 技术团队沟通,并且他们确认了问题,这是最好的进展。在与移动沟通时,可以尝试提供更技术性的描述:

“你好,我家的移动宽带存在一个问题。所有苹果设备在 Wi-Fi 熄屏 20 分钟后都无法接收推送消息。经过排查,基本确定是贵公司在我这个区域的网络设备对 TCP 长连接的会话超时时间( Session Timeout )设置过短,导致设备与苹果推送服务器( APNs )的连接被强制中断。这个问题在北京的移动宽带上不存在,是地区性的网络策略问题。能否请技术人员检查并调整相关网络设备的 NAT 老化时间或 TCP 会话保持时间?”

这种具体的技术描述,比单纯说“收不到消息”更有可能让对方的高级技术人员理解并解决问题。

总结: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地方运营商网络策略导致的 TCP 长连接超时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非用户侧能完美解决的 ISP 问题。
是不是 dns 的问题
261 天前
回复了 lx271896700133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普通程序员还有活路吗?
大家居安思危呀。三年前设计、美工也是这么想 AI ,这不行那不行,还是得靠人。两年前图像生成大革新,质量继续提高,设计部门马上走了七七八八,只保留了原来一半不到的人用 AI 来做活。

我们都知道现在 cursor 用起来也就是还行,不是那么完美,但确实能提升一点效率,目前效率提升可能就 5%-20%。但是工作的总量就那么多,效率提升了确实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以我们的实际经验的话,我们半年前需要 x 名前端,现在确实只需要 x-1 名。AI 虽然没有直接替代这一名同学的所有工作,但他给其他人带来的效率提升确实省出了一个人力。我并没有让这位兄弟离开,因为我跟他们处久了有一些感情在,然后努力拿到了更多的活。但如果 AI for coding 继续大幅提升呢?我真不能给手下的兄弟们保证明天会怎样,我也跟他们明说了。其他人也好,投资人也好,都会给压力。长远来看,coding with AI 一定是大势所趋。

其他行业也一样,工业革命来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失去原有的工作机会。但是目前来看,coding 会是迎接 AI 革命最早的几个行业之一。越早学会新工具的使用,越有利。
个人有个印象比较深的经历。前几年在日本滑雪时丢失了一台带着白色手机壳的 iphone ,当时玩得太上头,过了好几个小时才发现手机不见了。借老婆手机打开查找,让工作人员用雪地摩托载着我翻山遍野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位置总是偏移并且经常移动)。

最后,到手机 100 米附近的时候,怎么都看不到。工作人员干脆让整个雪场把广播音乐停下,依靠 iphone 查找的发声功能的微弱声音,在索道下面的软雪堆里找到了,埋了有 5 公分吧。简直是个奇迹。
1  2  3  4  5  6  7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04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2ms · UTC 23:58 · PVG 07:58 · LAX 16:58 · JFK 19:5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