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uikatw  ›  全部回复第 2 页 / 共 4 页
回复总数  62
1  2  3  4  
2019-10-18 16:27:23 +08:00
回复了 SoulSleep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2019 加杠杆买房] 终于要度过第一阶段了,分享一下吧...
我身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的第一套房子就是利用家庭资源超高杠杆拿下的,17 年买入,当时首付自己出了 10 万,家庭和亲友借了 60 万,银行贷款 180 万,又花了 30 万买了两个车位。现在他 90 万的车位+首付贷款都还完了,每月 8k 的房贷也都良好,房子也又大又好,成就感非凡。
这种超高杠杆,对于我们这些岁数的人来说可能是第一次如此规模对家庭资源的认识和调动,也涉及复杂的计算和思考,LZ 发帖子的动机并不是征求意见,而是分享这件大事完成的喜悦。我也希望我能够做好这么一件大事然后发个帖子出来,恭喜 LZ。
2019-10-18 16:18:31 +08:00
回复了 SoulSleep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2019 加杠杆买房] 终于要度过第一阶段了,分享一下吧...
我也在青岛生活过很久,羡慕 LZ,两个人在这个年龄税后到手 30+ 已经碾压 99%的同龄人了。这个工作收入水平,对于家在青岛的人来说,比 BAT 100w 税前的 offer 都还要好很多,我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工作我就不呆杭州直接回家了。
LZ 家底殷实,双方家庭都能支持,上杠杆的后果承担得起(大部分贷款都是家庭内部),并且解决的学区和交通也是刚需,绝对不亏。
现在杭州 89 小户型 非常一般的学区和交通 总价都要 500w 以上了。对比下来感觉青岛好实惠。

LZ 现在 28 岁左右的话,收入增长 10%并不是值得吃惊的事情,要看具体行业。比如互联网行业,我相信 IT 大厂基本上每年普涨再差也有 5%,算上晋升和股票,前 5 年大多能做到每年收入增长至少 20%,后面会因为有天花板效应,个体差异会很大。
@whp1473 应用拆解这个事情和微服务并没有直接关系,在微服务概念提出之前 BAT 已经有十万级别的项目、应用、git 仓库了。
相反微服务在当前情况下还有副作用需要考虑。服务拆解可以无限细分,但是部署能力的细分是有限度的,管理成本也是有限的,可能造成了机器资源浪费,也增加了管理成本。目前在拆解的粒度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
比如一个业务拆成了 20 个微服务,这个业务在试跑阶段,可能 2 台 4C8G 的服务器就足够负载了。可当我们设计微服务的部署资源时,我们发现目前成熟的最小微服务部署资源 * 20 份之和,远远大于 2 台 4C8G。这个业务的支撑开发团队可能也只有不到 10 个人,平均每个人要至少负责 2 个微服务,对于人员之间信息互备和管理稳定性也有很大风险。
LZ 发帖可能是想了解怎么解决第三类徒弟的问题
我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如果他确实是因为你在教导徒弟方面有心得,有研究,最终你帮助他有所成就,那么你可以考虑如何将你的教导能力变现
如果不是,那么即使他不是你的徒弟,他一样会成为你的有力竞争者。
@classyk 你说得对,我做管理的时间还不够长,虽然整个大团队从上到下都已经是高压状态,但我认为我也可能就是我们团队的瓶颈。但总归技术的话语权是有限的。
@abcbuzhiming 我确实是个打工的。我是一个基层管理者,也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和核心成员,我的表现对我下属、项目中其他部门的参与者都有影响,我认为我也要对他们负责。公司层面我的可代替性很强,像我这个等级的估计有几千号人,项目做砸了对公司也没啥影响。

可是我其实很难理解“公司缺了谁都能转”对想法转变上的现实意义。我从来没想过能为公司承担多大的责任,我只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的成长和积累财富。最最起码,在成长速度上总不能被现在的同事和同学圈平均水平要差吧
我曾经和 LZ 面临类似的情况,不过我是考完驾照后 6 年没开过车。
我自己在淘宝上找到了一个陪驾的师傅,他对应的公司叫 e 陪驾,公司抽成 30%左右所以一般陪驾过一次之后师傅都会建议走私单,具体要不要走可以自己判断(走公司的话会有保险)。价格方面 自动挡 师傅带车来的话 一小时 100 元。这种师傅会自己配一个电子刹车,师傅坐副驾能帮你刹车的,安全性好一些。
类似 e 陪驾的公司应该也有很多,我当时是随便找了一个销量高的,除了淘宝之外 58 同城也有类似服务,但是接单效率低。请不要认为我在打广告,我感觉 e 陪驾这个公司活得也不咋地,解决不了私单问题

其他同事有考完驾照后 1 年没开车的,会选择共享汽车。我是先找陪驾师傅练了 4 个小时之后再开始自己开共享汽车。
如果不愿意花钱又想让同事朋友老司机帮带的,出于安全起见可以考虑自己装一个副刹车,大概 200 多块钱
从坏人角度来说,安检并不能阻止作恶,但是他提高了作恶的成本下限。想作恶,要先想怎么绕过安检。

从甲方( zf )来说,需要对成本、效率和收益进行平衡。我相信 zf 不会为了节省成本和效率而损失安全效果。

从乙方(安检实施)来说,因为 zf 要保证安全效果不受成本影响,所以乙方大概率为非盈利机构(比如另一个 zf 部门)。负责安检的部门需要承担漏检的责任。

具体到 LZ 的方案,从坏人角度来说是非常容易攻破的。比如,一个好人的背包里被坏人偷偷塞入了 xx。从这个角度来说,无条件安保反而保护了好人。
@18115692244 看起来你还并没有结婚,甚至可能还没有谈对象。
你觉得谈恋爱是否值得?你会用值或不值来决定你今生是否要谈恋爱吗?
生孩子可能是个类似的情景。如果你有恋爱对象,我想你们两个要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
我的小孩刚出生没多久。备孕、怀孕、生产,我还好,我老婆是真的累,并且对职场产生了毁灭性打击。暂时不想要二胎。
要问值不值,需要先考虑,生育一个小孩是否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不应该在乎值不值,相反要积极地为其进行准备和计划。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已是少数派,你会遭到多数派的“歧视”,你做出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会变高,需要多想想。
我的父母是大学同学,他们有一位同学坚持丁克,早已财务自由,现在每天就呆在老家的小宅子里画画,看上去也挺好的。我不知道他是否对丁克这个选择表示满意,我只知道如果他现在后悔,也没法改变主意了。

生小孩确实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可是积蓄精力、赚取钱财,总是要花出去的。投入到养育孩子这个浩大工程上,我觉得是一个合理的去处
2019-04-08 12:51:15 +08:00
回复了 pytth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专科毕业 3 年,目前存款 15 万左右,想买车行吗?
我能想到的几个适合买车的情况:
1. 工作需要,比如销售跑客户
2. 社交需要,比如泡妹
3. 家庭需要,比如带娃

其他的情况买车不如打车。

我刚刚买了车。从上班通勤的出行经济方面,打车绝对优于买车,哪怕你有一半出行是打专车。且目前自己体感只要愿意给足够的钱,刮风下雨都能打的到车。城市周边旅行可以通过租车解决,也很方便。再远就考虑高铁飞机
从时间成本方面,打车也优于买车。现在自己开车,找车位和停车非常麻烦,导致每次出行比打车至少要多付出 5-10 分钟的时间成本。有的时候可能找车位都要 1 个小时。且自己开车不如老司机熟车熟路
从精力成本方面,打车更是大大优于买车。坐在车上可以补觉,可以看书,可以处理工作;开车则需要时刻集中注意力,一正一反白白赔进去不少精力。驾驶乐趣很难在市区满足,现在我巴不得每天有个司机替我开。
这个想法其实是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并且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一旦做成,则是在开发方式上的降维打击,值得深入思考。建议作者也可以看看 serverless
软件工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的消灭脑力劳动,从脑力密集型变成劳动密集型
而绝大多数的业务开发背后主要有区别的工作就是模型设计、从一个主体转成另一个主体以及业务逻辑,那从这个角度来看,像运维、数据库 /缓存操作、负载均衡、扩容都能够抽离干净让业务无感知。做到这一步之后,具体的开发工作自然可以让不具有服务端知识的前端来完成,甚至让产品来完成,大大降低开发成本。
2019-03-04 11:14:53 +08:00
回复了 suikatw 创建的主题 汽车 中型家用车购买决策,求建议
@ccoming 感谢回复,我想了下我不该把省油作为优点列进去的,因为我一年也就开一万公里,油和小保大保费用基本没差异
2019-03-04 11:12:32 +08:00
回复了 suikatw 创建的主题 汽车 中型家用车购买决策,求建议
@zeppeli 说实话就日常通勤来说,现在天天打车感觉特别方便又经济,无论白天黑夜狂风暴雨也都打的到,所以买车主要的用途就是小孩东西多了以后方便放车里出门便利。
从这个前提来说,考虑的就是后排空间,置物空间及乘坐舒适性,要不然不会买车的
至于动力 驾驶乐趣之类的,我巴不得有人替我开,至少在车上的时间我还能肝肝 fgo 看看书啥的
1  2  3  4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实用小工具   ·   93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543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5ms · UTC 23:24 · PVG 07:24 · LAX 16:24 · JFK 19:2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