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HowardMei  ›  全部回复第 29 页 / 共 65 页
回复总数  1294
1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65  
2014-06-07 13:34:57 +08:00
回复了 lazyphp 创建的主题 Google 做人就要较真,追查到底为什么不给我访问谷歌。
挺好的,如果真有危险,也别太执拗,反正尽力而为就是了,实在惹不起,还能躲,比如肉身翻,
较真过比什么都没尝试就犬儒好太多了。
2014-06-07 12:21:02 +08:00
回复了 tenac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如果有再一次的机会,你愿意再去高考吗?
@ffffwh 那你是不知道国外一流大学的题海战术什么样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当然,纯搞技术,和研究及学术没半点关系的,什么高考、题海都是浪费时间
只能说,高考本身没啥大问题,问题在于就这么一条路,太少
更贴近实战的技能认证,如果也能达到高考这种严格程度,含金量也不会低
@Seita 哈哈,好吧。你的输入法被你彻底玩坏了 ;D
@hahastudio 照抄一个肯定不行,太集中式也不行,估计要用一点p2p,爬完的快照分布式地存在同一个城市的若干电脑和服务器中,盈利可以考虑付费订阅,然后用类似bitcoin的方法,给信息储存者和中文原创作者足够激励,运营方靠订阅和其他方式盈利,比如销售各类软件。
@creamiced 当然是因为政治有缺陷,需要掩盖很多东西啊,这还要问为什么,你不会觉得真是为了保护青少年吧?这里也不适合太多展开。问题是,政治这种东西,动一动伤筋动骨,搞不好就血流成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改进不容易,重构更难,不到逼不得已,不能轻言重构,因为谁也不知道重构出个什么玩意出来。

软件好歹有架构师主导,社会呢?一旦失序,谁最会忽悠谁主导,架构师算哪根葱?更不用说根本不存在成功率大于0.5的社会架构师,个人觉得,与其像法国那样来回折腾4~5次,不如学英国人慢慢软磨硬泡,什么时候离开强势政府,社会也能自己井然有序了,再来谈怎么重构政治。
楼主的想法没什么可贬低的,但缺乏一个关键考虑,科技搜索引擎怎么生存,就不说盈利,能维持盈亏平衡就不错了,办法有很多,能实践成功的估计很少。

@Seita 如果你的Hack ZF是指投诉促改进之类,很有意义;但是如果是指重新搞一套或者照搬普世大法,那我只能嘲笑你的无知和鲁莽,这比楼主Hack A New Google还扯淡,后者至少有迹可循,真不计工本投入也能搞出个差不离的,科技至少是属于客观世界的,可重复实现率100%;前者连执政党本身都还在摸索中,各种理论明里暗里都试验了个遍,不知道你对Hack坏了有什么后备措施?还是你觉得我们这代老愤青们都比你笨、比你胆子小?
2014-06-07 09:09:42 +08:00
回复了 zjj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迅雷会员可以暂停了,这算是变相让大家等净网过去吗?
迅雷嗅觉敏锐啊,转向还挺快,不过自我革命很难 ==> 《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

知识产权单独设立法院的话,很多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都会被改变,包括软件和互联网。估计传统模式要慢慢淡去,原创将在市场上雄起,关注琼瑶诉于某某案,应该能看出点进度。

迅雷这关能挺过去就春暖花开,挺不过去就死毬,会员费大概是不会退的。
2014-06-04 22:20:06 +08:00
回复了 MajestySolo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好可爱的女孩子,一下子对马来西亚有了好感~
@lemonlwz 怪叔叔挺有才的,写歌过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hTWswV9R0

和另一个马华美女,此猥琐男更无节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oClsBpyR4
2014-05-30 21:05:36 +08:00
回复了 AlanZhang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多少的待遇,各位 php 大牛们才愿意来芜湖呢?
芜湖妹子很水灵的,皮肤特别好,楼主应该以公司单身妹子为主要亮点,而不是什么待遇和PHP ;-)
@akfish 赞,很多所谓一塘死水,缺的就是一条鲶鱼,当然,你是akfish,战斗力比较强,
不一定每个人积极行动都能达到类似效果,但态度很关键,首先想着主动改善环境,改善
不了再换个环境,总比消极颓废好。
2014-05-30 13:14:51 +08:00
回复了 foru17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抱怨的成本和效果到底有多大?
楼主提到抱怨成本和效果,其实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不同题目有不同情况,绝对值也没意义,但有一个前提是肯定的:任何社会组织的智力和物质资源都是有限的,哪怕土豪如天朝政府,事务处理上也必须有明确优先级,否则决策层会发生逻辑混乱,执行层会发生资源短缺,导致系统瘫痪。

日常也能观察到,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政府像救火队员,到处灭火”,“简单粗暴搞一刀切”,其实深层根源,都是组织智力和物质资源不足以应付复杂博弈,“CPU”试图简化局面的Safe Mode运行模式。

目前中西方经济与社会制度的研究,还处于意识形态阶段,没有科学化,集中式vs分布式的比拼也在继续。怎么进行社会架构改造,并没有设计法则保证100%成功,现实中改造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那么在既有架构下,通过抱怨和投诉,给决策与执行层,产生明确事务优先级信号,就是最实际的选项,也是相比其他方案,效益成本比例较优的选项。

抱怨介于投诉和吐槽之间,我觉得如果抱怨能触发更多人理性投诉,那就是正能量,反之,如果只是吐槽,任由愤世嫉俗、无能为力和消极仇恨的感性情绪互相传染,那就是负能量。

目前中国公共政策,有不少是由传统渠道的投诉驱动的,所谓“群众反应较大”而引起领导重视的问题,往往解决起来比较快,当然搞砸的也不少。投诉本身要去政治化,目标单纯、明确具体,有理有据,而且忌讳有组织行动,否则往往引起警惕打压,适得其反。
@gdm 不一定啊,中老年看到的问题会更多,比如网上有人问:“林妹妹家的财产到哪儿去了?”
这个问题,年纪轻的不一定能想到,就算想到了,没有生活阅历支撑,感受不会深刻,
对林黛玉的性格和命运变化,评价会流于表面。

整个红楼梦,财务问题是一个隐藏主线,感觉所有豪门都免不了,英剧唐顿庄园里也差不多,
不过伯爵夫人命运好多了。
2014-05-28 14:25:28 +08:00
回复了 lepture 创建的主题 旅行 搭車的經歷
真羡慕你的文笔,第二句还有去张掖路上那段描述,很精彩。
要我写,肯定干巴巴,没有即视感 ;-)
是因为爱好旅游和摄影,才观察这么仔细吗?
@edwardro 破折号后面是你的结论,不是我的,你把“有些”毫无障碍地引申为“所有”,然后归谬树靶子打自己,真得很神奇。

楼主说“科技树只能按照顺序点”,并用量子计算机必须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这个个例来
证明所有东西都是积累出来的,我举了个射频的反例,并且后面还说明了,突破性的进展,
通常跟积累无关,楼主说的顺序点,只合乎缓变阶段。所以,我结论是楼主的观点不完全成立,
“有些”东西是试错出来的,而不是积累出来的。反过来,这里除了你,没人荒唐到说所有东西都是
试错试出来的,那不叫科技,叫炼金术。

就此结束吧,表达精确、逻辑严密是沟通和讨论的基础,不然就是像你这样把自己的话塞到别人嘴里,
然后加以鄙视。
2014-05-27 15:42:24 +08:00
回复了 shoumu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什么好用的论文和书籍管理工具?
Mendeley 还行吧,反正试了一圈,都不太满意,这个相对好用一些
@akfish 好吧,基本上沟通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承认这点并不伤自尊。

其一:你犯了一个错误,主题措辞和心中想讨论的问题本身完全不符,从字面上看,你想讨论爬科技树;觉得歪楼了,指明一下就是了,你只是重复“关注点”偏了,并不能把楼正过来。

其二:我并没有声称自己完全对,特意写了“我的看法”。不对的地方,你完全可以逐条指出来,打滚撒泼不是讨论。

事实上,之前我确实没仔细看完这篇文章,特别3.2部分,作者在结论的地方都没提他们的Propose,我评价成水文,确实武断了,但这也正是你应该指出来给大家,说3.2节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否则你给这个链接有什么意义呢?

我对量子计算的了解只局限于这篇文章前面的Model部分,以及传统编程语言也很有可能被用在这个模型上。再看了一遍,我对作者结论的只有“强类型语言”才适用,仍然有怀疑。如果你有更深理解,分享一下,当然欢迎。

代入情绪,恐怕没法真正讨论。
@akfish 呵呵,你的“果然...”、"所以..." 可真是很强的感慨啊,这既然是你的观点,我来驳斥你的观点,不正切合主题?你也承认我说的对,是正确的废话,那不一个回复就结了?

自己歪楼而不自知,中文论坛里的常见病,引述作者结论,就是表达了自己观点?拜托,那是原作者的观点,不是你的。两个观点之间,并没有显然的不言自明效果。

如果希望大家讨论原作者的观点,你应该针对那些观点发表评论,而不是感什么慨。
@akfish 你自己的观点是:“果然...” 和 “所以...”,这两部分,我的回应完全切合主题,讨论的就是科技树怎么长,怎么爬,不存在关注点偏了的问题。

这篇文章是你拿来作为例证的,反映的是这篇文章作者的观点,不能算你自己的观点。如果你本来意图是让大家针对文章或者内容本身,主题应该是“这篇文章水准...” 或 “该文xxx提到的...” 如何如何。

针对这个意图,我的看法:
文章本身:很水,等同国内常见的综述文;扯了一堆不可能性,唯一结论是"the work have to be done upstream";

文章内容:没什么有用信息,他扯的那些稍微关注量子计算的都应该知道,结论也不新,upstream该怎么做,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而且在你复述的时候,结论upstream那段变成“唯一的出路只有在编译时验证”,与原文意思风马牛不相及。

谁告诉你量子计算语言一定和通用计算机的C语言一样,要静态编译时验证了?动态语言里广泛使用的单元测试、行为测试等非侵入式查错手段,就一定不能用?实际上量子计算根本还没到这步,最起码把我前面说的校验算法这类可靠性基石先搞定,再扯什么语法级的调试。

基本上,你自己不清楚想要表达些什么,只会说别人不懂你的心思,却不管自己打出来的字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意思。
@akfish 没得到你的意思

按我的大概猜测,你大概和多数中国父母教育小孩一样,足够自信能从历史中总结一套‘正确’方式来保证不走弯路,但是科技本质上是探索未知,对错的判断,很多都是马后炮,所谓判断对错的经验,自然也无从谈起。

我已经在上面说了,科技缓变期,你这种方式可能收到很好投入产出比,但是忽略那些‘错误’的路径,也会让你错过科技突破和分叉。人类在和平时期,科研投入都是这种倾向,但在战争时期,就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大胆试错,科技会发生突变,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

另外,人类点燃射频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并没有以数字电路为基础,才发展出射频,后面的融合是后面的事,数字长得快,射频长得慢,都有足够道理,两种发展路径很难比较优劣。
1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65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368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4ms · UTC 00:56 · PVG 08:56 · LAX 17:56 · JFK 20:56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