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tog      168 天前  1 我感觉阮一峰现在周刊一般了, 质量不如以前 | 
|  |      2sentinelK      168 天前  6 阮一峰是不是“周刊里”算好的。是,基本不鸽,而且很多选题比较有趣。 但是“阮一峰周刊”质量下滑严重,广告比例越来越高,信息的信源根本不交叉验证。也是不争的事实。 | 
|  |      3Hyxiao      168 天前 以前关注还蛮多的,但是最近感觉好像一直在推 trae | 
|  |      4zhaoahui      168 天前 喜欢老白的 GopherDaily 日刊 | 
|  |      5weiwenhao      168 天前 确实现在有点无聊。 | 
|  |      6ChrisFreeMan      168 天前 一直有在看,优点是坚持不懈比较准时的更新。但是如上网友所述,最近三年水分比较多。 比较有价值的是一些新鲜事物的分享发现。其它的广告(恰饭可以理解),他本人对一些事物的浅薄的见解,和一些无关紧要的国内外网友言论都是水分。 | 
|  |      7PRStarDust      168 天前 感觉近几期的质量愈发下滑,几乎全是 AI 工具推广 | 
|      8bob121      168 天前 嗯,水越来越多了,好像这是事物发展的常态了 | 
|      9codefun666      168 天前  1 业余水平,多看看 hacker news | 
|      10renmu      168 天前 via Android 胜在坚持 | 
|  |      12goodhellonice      168 天前 看了最近几期,和楼上看法一样,质量不如以前 | 
|  |      13wheat0r      168 天前 “活动信息”越来越多 | 
|  |      14katfao      168 天前 via Android 最近几个月没那么干了。 | 
|      15kneo      168 天前 via Android v2 网友报喜自己上阮一峰周刊,报了几次我就觉得这周刊有点水。个人偏见。 | 
|  |      16nicoljiang PRO 国内的用户环境容不下也配不上这种清流产品。 因为 95%的人还停留在 “荷尔蒙、多巴胺需求” 远比 “精神需求” 旺盛的阶段。 | 
|      17dayu1994      167 天前 | 
|  |      18byby      167 天前 via iPhone 排版太差 | 
|      19wenber      167 天前 潮流周刊也不错 | 
|      20chaoshanaxin      167 天前 周刊类文章,就知道阮一峰和潮流周刊,感觉都还不错 | 
|  |      21NewYear      167 天前 阮一峰的不是自己收集的啊,主要是别人投稿的啊 | 
|  |      22gujuji      167 天前 @PRStarDust 给的太多了啊 | 
|  |      23pike0002      167 天前 原来大家感受都差不多 | 
|  |      24colarxu      167 天前 没有停更过,这一点很佩服 | 
|      25nguoidiqua      167 天前 这两年没怎么看了,倒不是因为软文什么的。 他的周刊经常介绍一些新奇事物,这倒是不错,但他总喜欢不假思索就来几句——这个很好值得推广、这个很有前途会很快取代 XX 、这个有可能改变未来…… 阮一峰总是对新事物有很浪漫的想象,但很多东西稍微思考个几秒十几秒就会发现只是看起来很美。 比如前两年 ChatGPT 刚出来那会,看起来进步很快,阮一峰那会每一期都兴奋莫名的介绍各种进展,然后“预测”——按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 AGI 就实现了。 这种话就好像一个小孩子说我今年长了二十公分,等过十年我就比姚明高了,感觉又天真又业余。 想想我只是想看点新奇事物的介绍,没必要看他附带的瞎扯,还是换个渠道吧。 | 
|  |      26weilongs      167 天前 via iPhone 一般,之前猎奇心理看看。后面发现质量一般偶尔还得软文一下。主要是推字节系。软文质量就更一般了不知道他是故意写的烂来表达是软文嘛。 | 
|      27bzj      167 天前 我的评价是不如刷论坛,那些信息都是他筛选过的,还时不时插入几句个人观点,潜移默化影响读者,每次别人发链接点进去,发现要关闭广告插件,我一般是选择关闭网页 | 
|  |      28iv8d      167 天前 via Android 新内容已经超出他的知识领域了,属于 ols school | 
|  |      29sillydaddy      166 天前 楼上有几个强调他加入一些「他本人的见解」,而不仅仅是「分享发现」。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说法! 他自己整理这份周刊的目标,就是因为他「觉得」追踪技术的发展,可以把握住机会。这份周刊的产生自身就表达了某种他的观点。 我对他的 2 个观点印象比较深,1 是「卖时间不如卖产品」,2 是「拥有收入不如拥有资产」,这 2 个观点其实比较相似。它们乍一看会非常吸引人,让人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经过深入分析后,才会发现有些偏颇。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发现的过程,而恰恰是他的观点,让人经历大悟、反思、大醒。 所以,我不认为他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什么问题。如果这些观点不值一驳,那么早就没人去看他的周刊了,恰恰是这些观点确实能给人带来启发,大家才会去看。一个没有附加个性观点的周刊,在我看来,远不如有作者自己观点的吸引人。 | 
|  |      30foufoufm      165 天前 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坚持的,同期的现在还在更新的,还有谁? |